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數字化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占GDP比重達到41.5%;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化經濟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
迎著各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東風,國家正頻繁出臺政策推動工業設備大規模更新,包括老舊設備淘汰、先進設備升級、節能降碳改造、數字化轉型等多個方面,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數字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
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業現場的設備效率既是數字化轉型的起點,亦是方向與目標。設備資產效率最大化,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如何科學地采集并統一管理這些散落在全場域的數據,這也是企業高容量分布式資產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設備被接入到生產制造的流程中,導致傳統的手動部署數據愈發困難,同時帶來了管理大量數據的低效;另一方面,這些資產設備分布地域廣闊,如在光伏、風電、核電等能源場景中,設備甚至分布在難以接近或者危險的地域位置,造成了高昂的設備維護成本。
設備現場的技術人員分配不足?
設備運維管理與系統升級困難?
數據的安全沒有保障?
這些都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桎梏
破局,勢在必行
高效的數字化分布式資產管理,首先要搭建一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形成全局視圖,及時獲取數據進并進行數據分析與故障排查,整體上把握系統內部狀態,使其達到可觀測性,并且與統一的數據中心形成業務與數據協同,通過統一管理、統一運維,以及標準化的運維流程和智能化的監控與事件分析,綜合提升整個系統的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對此,研華ADAM數據采集模塊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推出了安全高可靠性 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塊,實現分布式設備統一管理,該數據采集模塊,不受區域限制,可在互聯網中配置,用戶配置第一個模塊后可從MQTT復制到其他模塊,有效地解決了以往的數據采集模塊用戶需要在實用程序/庫上逐個配置ADAM模塊,并且僅限單一工廠或區域應用的不足,實現跨區域云端配置部署。
Cloud I/O ADAM-6000/6200模塊可實時采集分布式設備的生產過程數據,以監控設備現場個關鍵控制節點,如溫度、氣體、壓力等,將以上數據信息上傳到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在云系統中以最大效率、最小時間和成本管理大量高度分布式設備,以保障生產的穩定運行。
不僅如此,Cloud I/O ADAM-6000/6200可基于云端直接管理I/O,通過MQTT將所有實用功能集成到云應用中,安全地進行遠程診斷、配置和OTA維護,減少現場服務時間和成本;具體而言,用戶可以通過云端同時管理多個站點ADAM I/O,在云端批量進行固件、證書和配置的空中下載更新部署;一次性更新所有設備或特定模塊,并且通過遠程修復和批量更新,可以極大地降低更新運維成本并且簡化運維流程。
工業設備的數字化升級過程中,雖然數據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被打破與消除,但客戶也同樣面臨著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原有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在新業態、新應用快速演化的情況下暴露出諸多薄弱環節,難以適應新的數據安全管理要求。
為解決客戶這一顧慮,實現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保護,研華Cloud I/O ADAM-6000/6200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TLS、X.509證書、加密協議、IP白名單,筑起數據安全的“防火墻”。
TLS通過使用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竊聽或篡改,以保護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隱私和完整性;X.509證書則用于在TLS握手過程中驗證服務器和客戶端的身份,確保通信雙方是可信的;加密協議確保在TLS協議中實現安全通信;IP白名單可以控制對特定資源的訪問,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減少安全風險;另外禁用協議通過在安全策略中明確禁止使用某些不安全或過時的協議,可以減少被攻擊的風險,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以上技術方案在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合理配置和使用,可以顯著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抵御外部威脅的能力。
ADAM-6000/6200 模塊是為了解決高容量分布式資產管理場景的種種問題而生,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新能源,抑或是大型商超均可完美匹配,以上行業都是高容量分布式資產管理在各行業的具象化場景。
